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港澳

讓血脈緊相連

本報記者  連錦添
2017年07月02日03:53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人民日報海外版
小字號

  六月二十九日,新界鄉(xiāng)民以香港獨特的傳統(tǒng)手工藝自制花牌,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“最高規(guī)格的歡迎”。
  王 璽攝(新華社發(fā))

  香港回歸祖國,當米字旗降落、五星紅旗升起,另一方面的重要工程——“人心回歸”也開始了新的階段。

  20年來,內(nèi)地有關方面、香港特區(qū)政府做了大量工作,一大批愛國愛港人士與機構(gòu)鍥而不舍,辛勤耕耘,營造“人心回歸”的有利環(huán)境。尤其帶領青少年走進內(nèi)地,觸摸歷史,了解中國文化,認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。實踐證明,“一國兩制”實行以來,香港與內(nèi)地的文化連結(jié)更密切,社會主體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觀念在增強。

  

  歌聲嘹亮,承載港人真摯情懷

  香港灣仔。記者參加本地一個團體的春茗聚會,席開20多桌,參加者大都是食品行業(yè)從業(yè)者,有供貨商、檢測員,有賣肉的攤主,也有立法會議員。主持人宣布全體起立奏國歌,不知何故,酒樓的喇叭久久出不了聲音,有人大聲提議:我們清唱吧!于是大家唱起來,唱得十分投入、整齊。旁邊一位中年人說:“我系(是)第一次唱國歌,可以全部唱下來!”

  心中有情懷,歌聲才嘹亮。香港社團多、聚會多,很多場合都會奏國歌,但唱出聲來的不太多,尤其清唱,對許多普通話還不太靈光的港人來說,挺不簡單的。

  半年多前,一位臺灣女作家在香港大學作“一首歌,一個時代”的演講,現(xiàn)場有上千人。在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她問聽眾:“你最早的啟蒙歌曲是什么?”坐在前排的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回答:“是進大學的時候,很多師兄帶我們唱的《我的祖國》! 女作家問:“真的?怎么唱,頭一句是什么?”周偉立剛開口唱“一條大河波浪寬”,馬上許多人接唱“風吹稻花香兩岸……”加入的人越來越多,變成了大合唱,不相識的歌者相視而笑。是的,在這里,大河不僅是大河,稻花也不只是稻花,歌者抒發(fā)的,是對祖國的真摯情感。

  回歸祖國,對香港來說是歷史性的變遷。徜徉在這個大都市,你會不時看見國旗,在諸多場合聽到《義勇軍進行曲》。

  據(jù)報載,為慶;貧w祖國20年,新界鄉(xiāng)議局掛起10萬面國旗,讓整個新界旗海翻騰。

  春風化雨,學子找到“回家的感覺”

  歷史的線頭,一旦疏松就要重新系緊。

  港英時期搞文化疏離,甚至割裂香港與內(nèi)地的關系。說起當年的教育狀況,天地圖書公司總編輯孫立川博士向記者分析:港英時期學校不教中國歷史,博物館不展示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有一本權威的出版物,開頭就寫著“香港歷史開始于1841年英國人來港以后”。香港過去多少代人受的是這樣的教育,改變不容易,需要恒久之功。

  既然香港回歸祖國了,增強國民歸屬感天經(jīng)地義。特區(qū)政府做了一些工作,例如在修訂的《學校公民教育指引》中增加了國民教育的內(nèi)容,提出了“祖國”“民族自豪感”“愛國主義”等課題。同時,相關活動長期在港開展,例如,新的一年政府資助學生與內(nèi)地交流,參與者增加到約10萬人。

  如今,香港人會講普通話的越來越多,20年來有十幾萬人參加國家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,這是語言的回歸。教育方面,香港原來采用“三二二三”的英式學制,2009年9月開始實施“三三四”學制,與內(nèi)地接軌了。

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。2003年10月,當神舟五號升空時,全港舉辦學生國民教育作文比賽,超過400所學校參賽。2008年奧運會前夕,香港78%的受訪青年表示,愿意成為北京奧運會的義工。最近香港青年聯(lián)會公布的調(diào)查結(jié)果顯示,香港超過八成的大學生愿意到內(nèi)地工作。

  根連中華,關鍵時刻發(fā)出光芒

  “獅子山觸得到長城,血脈里感應!

  最近一年多,記者在港采訪遇到幾次新聞事件,深深體會到中華文化、民族情感和國家意識,植根于以愛國者為主體的香港同胞心中。它有時或許深藏不露,但在一定時空下熱情奔涌。

  5月28日,外交部駐港公署再次舉辦開放日,3000多名市民進場。回歸以來,特區(qū)護照獲158個國家或地區(qū)免簽待遇,公署累計處理有關港人的領事保護案件1.2萬多宗。

  作為恢復行使主權的象征,駐港部隊從進駐那天起,就受到市民的歡迎和關注。每年的軍營開放日,港人扶老攜幼前往參觀。2016年6月,6處軍營派發(fā)2.6萬張參觀券,市民排隊領券,半天全部派完。

  連續(xù)5屆,中國奧運代表團獲得優(yōu)秀成績后,立即訪港進行示范表演,與市民親密互動,給香江滿城留下美好記憶。每一次,幾千張門票都被搶購一空。

  香港同胞表達家國的情感,并非總是抒情的。在事關國家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,他們還勇于斗爭,敢于“亮劍”。

  去年10月,在立法會宣誓就職的莊嚴場合,有人公然侮辱國家和民族,鼓吹“港獨”,激起正義市民的憤慨。逾百萬人在網(wǎng)上聯(lián)署譴責分裂言行。10月26日,“反辱華反港獨”大聯(lián)盟在立法會外發(fā)起大型集會,逾萬人參加。記者擠進現(xiàn)場,親耳聽到許多人痛斥“港獨”。

  用心澆灌,“大手牽小手”認識祖國

  意識到責任,認準了方向,有志之士砥礪前行。

  “國民教育一定要教!”香港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接受媒體采訪時說,“我們自行編寫通識教材,為了釋除疑慮,特意開放課室,邀請家長、老師、教育團體前來觀課!痹撔5膰窠逃n程實踐至今。

  梁紀昌認為,老師最重要,要擔責!敖逃龑W生認識自己的國家,猶如父母教育子女認識家族及親戚朋友一般!

  2015年,黃埔后人、香港大中華會主席胡葆琳創(chuàng)辦“愛我中華尋訪歷史”大課堂,請抗戰(zhàn)老戰(zhàn)士講故事。近1000名聽課的師生,被老戰(zhàn)士當年赴湯蹈火、萬死不辭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感動。其中50余人獲得機會到北京參觀。

  幾天后,該團參加全國政協(xié)的一個座談會,孩子們沒有思想準備,一開始有些緊張,很快有一名女同學主動要求發(fā)言,她說:“當我站在天安門看到國旗在國歌聲中漸漸升起的那一刻,激動得熱淚盈眶,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覺到自己就是中國人!

  全國政協(xié)常委伍淑清,是國情教育的一位開創(chuàng)者。從1998年起,持續(xù)舉辦100多場活動,成功組織1萬多名香港青少年進行“了解國情,認知祖國”的交流活動。人數(shù)最多的赴內(nèi)地交流團達900多人,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。

  曾一次次帶團赴內(nèi)地的中學副校長蘇銳鴻激情滿懷地說:“香港廣大青年有夢想、有抱負,他們一定會好好裝備自己,以寬闊的視野,背靠祖國,不斷成長!

(責編:袁勃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
绥德县| 峨眉山市| 耿马| 德江县| 肃宁县| 道孚县| 正镶白旗| 贵南县| 舞钢市| 台北市| 乡宁县| 虞城县| 泸水县| 广汉市| 依安县| 青海省| 漾濞| 久治县| 浠水县| 雷山县| 左权县| 萝北县| 集安市| 乌鲁木齐县| 安宁市| 宜兰县| 濮阳县| 杭锦后旗| 罗江县| 新乐市| 江陵县| 拉孜县| 兴文县| 灵山县| 筠连县| 郧西县| 阿瓦提县| 石狮市| 洛阳市| 龙川县|